量子信息科学微专业招生简章
发布人:曹贞斌  发布时间:2023-06-02   浏览次数:114

量子信息科学微专业招生简章


1.前言

量子信息科学是事关国家长远竞争力的战略科技领域,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提出:要找准我国量子科技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统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工程技术研发,培育量子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量子科技国际竞争制高点。2016年欧盟提出《量子宣言》,2018年美国颁布《国家量子计划法案》,规划了对量子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目前,谷歌、英特尔在内的众多跨国企业,以及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中国企业都已成立了量子实验室。鉴于量子信息领域的布局与进展,毕业生掌握量子信息科学专业知识将成为重要的优势,因此亟需培养拥有量子信息学术背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2.专业简介

量子信息科学微专业作为当前高等教育中新兴的交叉学科,其学科领域涉及量子力学、计算物理、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学等多个相关领域的知识。该微专业针对上述领域的核心概念和理论进行综合性涵盖和深入探讨,为学习者提供全面且系统的学术认知与实践经验,从而掌握量子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前沿技术。学生将通过该微专业的学习,掌握量子信息科学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实验技能及创新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开发与使用恰当的信息资源和技术工具,分析和解决量子科技领域的相关问题,成为能够在量子计算、量子通讯、量子材料器件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量子信息科学”微专业依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理学和光学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现有能源物理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博士点、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光电信息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所依托的本科专业“应用物理学”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并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以5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为主,15名专职教师(7名教授、6名副教授),80%以上教师具有1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

3.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量子科学与技术新兴战略产业、社会发展和未来科技发展需求,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系统思维和多学科集成创新能力,能够将量子知识与信息理论交叉融合,从事与量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相关的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物质科学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1)掌握扎实的物理、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知识,熟悉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量子信息科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其中的数学和物理工具。

2)熟悉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加密等领域的前沿发展和应用,能够分析和解决量子信息领域中的科学问题。

3)具有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实际需求提出量子信息方向的创新性、可行性建议和方案。

4)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和协作能力,能够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项目,并能与科研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

4.课程设置

 “量子信息科学”微专业开设了6门核心课程,其中包括《量子力学》、《计算物理与量子计算》《量子信息导论》《激光原理与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和《人工智能原理与实践》。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量子信息科学理论和实践基础,其中《量子力学》是微专业的基础课程,而《计算物理与量子计算》《激光原理与技术》《量子信息导论》和《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则为微专业的核心课程。

5.教学安排

单独编班组织教学,利用正常学期周末/小学期集中授课;本微专业时间跨度为3个学期,最长不超过3年;理论授课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主,定期举办线下项目实践相关交流活动。

6.学费

学费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收取。

7.学制、考核及毕业证书

1)成绩:微专业课程成绩由理学院管理,以“微专业”属性显示在成绩单上,不纳入平均学分绩点的计算。

2)学制:一般为3学期,最长年限不超过3年;

3)成绩及毕业证书:学生在主修专业毕业前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及学分,学校颁发“量子信息科学”微专业证书。未达到微专业培养方案学分要求的,所修课程按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记入成绩单。

8.招生对象及要求

1)招生年级:大一、大二学生,在主修年限内,学习成绩优良,符合开设专业的修读要求,拟招生人数30人(实际招生人数根据修读报名情况适当调整)。

2)专业要求:面向全校所有理工科专业、对量子信息科学感兴趣的本科生。

3)课程先修要求:

 ① 先修《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通识课程;

 ② 初步了解量子信息领域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9.班级管理

配备班主任和学业导师,负责班级教学管理、学业指导及学情分析等。

10.报名办法及选拔方式

按学校要求统一报名,选拔方式如下:

1)报名办法:学生自愿报名,填写《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修读微专业报名表》并提交相关竞赛获奖等佐证材料。

2)选拔方式:

 ① 初选及确认:按照招生对象及要求,理学院组织学生对初选面试名单进行确认,确定最终面试名单,并在学院网站公示。

 ② 面试:面试内容,重点考察学生思想品德、学术志趣、科研潜质、身心健康等综合素质。学生成绩评定,由学业成绩和面试成绩两部分组成,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拟接收学生名单。学业成绩占总成绩50%,面试成绩占总成绩50%

11.联系方式

微专业招生办 刘健老师:406026772(qq)

                           liujian@upc.edu.cn